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河南高级工程师:为了科研家贫如乞丐

      自称其发明成果若用在黄河除沙上可以结束黄河多年不通大船的历史

    一个“贫如乞丐:震撼落泪实拍中国一个高级工程师的家”的帖子,使来自河南省焦作市造纸包装总厂退休高级工程师陈昭,成了最近大大小小网络论坛点击的热点。现实中的陈昭真如帖子所言吗?真实情况如何?4月4日,记者赶赴当地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位拾荒的高级工程师

    出租车在穿过一个铁路隧道,又绕了一个弯后,驶上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然后在一个院子门口停了下来,“那就是焦作市造纸厂家属院!”

陈昭出示他的工程师证

    这是一栋破旧的老式家属楼,堆满了杂物的楼道显得黑暗而拥挤。3楼西户一个背阳的窗户上,没有玻璃,黑黑的墙壁上冒出个烟筒。

    “他出去了,经常不在家。”一楼一名正在做午饭的中年女士透过厨房的窗户好奇地打量着记者。

    楼道内没有自行车,刚才还在做饭的中年女士走出门来,主动和记者搭讪。

    “他的爱人是位退休老师,可惜的是儿子有精神病,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他自己又比较喜欢钻研发明个什么东西,没有钱,只好捡破烂。”中年女士说。陈昭在家里面捡柴烧火做饭,很少与邻居来往。

    “你看,回来了。”中年女士话音刚落,楼道口处一个老者推着一辆加重自行车走了进来,自行车的右把上挂着一捆破旧的绳子。

    陈昭的个子不高,看上去还算精神,上身穿了一件蓝色略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脚上的黑色棉鞋已经被水浸透了半截。

    “你们是黄委会的吧?”陈昭一边放自行车,一边亲切地问着记者的来历。

    “走,上楼吧。”简单的一句话后,他拎着那捆捡来的破绳子走在了前面。

    一个塞满科研模型的家

    “我只是有空的时候,才出去捡点东西!”

    一股发霉的味道直刺鼻腔,三室一厅里,破破烂烂的杂物占去了大部分空间。厨房里堆着一些碎木棍,一个水泥砌成的炉灶摆在了靠近窗口的位置,窗户上没有窗棂,只有一个烟筒伸出室外。

    房间里很暗,陈昭把手伸进门的一侧,摸到了灯绳,然后拉了两下,日光灯发出的亮光让我们看到了里面的摆设。

    “这是我做的第一个黄河除沙工具模型,后来我又做了一个更先进的。”陈昭指着客厅里的一个大物件说。

    客厅里已经没有可供人宽松站立的地方,袋子、瓶子等杂物塞满了角角落落。绕过客厅,来到了里间,这儿也同样堆满了东西,一个破旧的沙发落满了灰尘,老人没有请记者坐。老人说,因为他长年痴迷发明创造,把家里当作实验室,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老伴已经和他分居十几年了,现在是自己一个人守着一堆堆模型住在这里。

    “这都是我发明的东西,如果用在黄河除沙上,我敢保证能在黄河入海口到郑州花园口之间形成一个20米深、100米宽的河沟,可以结束黄河多年来不通大船的历史。”陈昭激动地说。

    “国家领导人也通过水利部给我回信了,河南省的领导同志也给我回信了,他们让我直接给黄河水利委员会联系。我看到你们,还以为是黄委会的专家来了呢。”陈昭说。

    在陈昭的桌子上,摆满了全国各地的来信,有的信可能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已经破旧不堪了。在一个桌布下面,陈昭拿出了自己的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证书显示其评审通过时间为1993年12月。4月7日,记者通过河南省人事厅职称处查阅原始档案,证实了其职称的真实性。

    捡废品为了发明的需要

    “一些东西都可以用,反正都是模型。我现在经济上不宽裕,不能用一些贵的材料,在街上碰到一些能用的东西我都捡回来,即使不能用的,我也可以当作废品卖,可以挣点生活费”。陈昭的一个模型全部是由废旧的纸筒、铁丝、木棍、纱布、皮管组成的。

    “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有时候,外出看见可以卖钱的东西,我就捡回来”。在厨房的一个角落里,他拿出了头天刚刚捡回来的报纸和已经破碎的啤酒瓶。

    1964年,陈昭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机电专业,之后,被分配到焦作市技校教学。技校解散后,他成为焦煤集团演马矿钳工。1980年,陈昭调入焦作市造纸包装总厂。参加工作40年来,他先后拥有3项专利和20项发明创造。“新型疏水阀(多功能节水器)”、“造纸黑液治理与应用”、“节约盐的新方法”不仅获国家专利,并先后在国内发明技术博览会上获得大奖,后收录在《当代中国发明》等书籍,并在美国等国外专业刊物上发表。

    陈昭1996年退休,退休金330元,加上其他收入每个月可以拿到612元钱。老人每天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几乎全部用于科研事业。

    一方面是对科研的痴迷,一方面也是生活的需要,空闲时间,陈昭便骑着自己那辆破自行车在焦作市区到处转,顺便拾点“有用”的东西回来。

    “我们欢迎来自民间的人士为黄河排沙支招!”4月10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宣传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委会此前接到过不少民间治沙设想,但由于当事人对黄河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最终导致构想无法变成现实,“对于他们的热情我们还是很感谢的。”

    对于陈昭事件,河南省人事厅职称处相关人士认为,这应该属于个案,不应被认为是人才浪费。